第247章 六十年代8 (第1/2页)
雨下了一整夜。
第二天清晨所有人起的都不算早。
这样的天气显然不能下地,祝悦是被喇叭惊醒的。
看来大河公社发展的不错,不管是拖拉机还是喇叭,村子里都有。
到了以往上工的时间,喇叭便响起了。
通知所有村民今天不用上工。
知青院的老知青接到通知后,便开始做起了早饭。
来跟祝悦三人说话的是昨天见过的一个老知青。
名字叫做蒋敏,下乡已经三年了。
“大河公社是十里八乡条件最好的公社了,咱们这里气候也好,冬天也不怎么冷,你们来的时间也好,刚交过公粮不久,现在地里基本没什么农活了。”
蒋敏跟她们简单介绍了知青点的人和村子里管事的大队长等等人家。
跟他们说,知青院的惯例是为新来的知青管一顿饭,这个算是他们老知青请客,招待他们。
吃完饭,他们就必须要去村委领取自己的粮食了。
之后的吃食老知青不会再负责了。
还有柴火和水这些基础资源,都是轮着来的,每个人都不能坐享其成。
这样的规则很公平,没有人有意见。
早上做得饭肯定是比不上原来在城里家里吃的,都是粗粮,有的咔嗓子,但是没有人有意见。
在城里一大家子,粮食紧张,也不是每天都能吃饱的,现在虽然是粗粮,但是好歹能填饱肚子。
新来的男知青忍不住道:“要是每天都能吃饱,下乡好像还是好事。”
起码比在家里好多了,家里每个月每个人的粮食都是固定的,基本只能吃个六七分饱。
他的话让不少老知青嘴角多了笑容,笑话他的天真。
“你想多了,粮食也都是要工分换的,你们这个时候来,地里都没什么活计了,换粮食都要欠着村里的工分,年底工分不够就要花自己的钱补,想吃饱哪有这么容易的。”
乡下只会比城里活的更难一点。
这点是毋庸置疑的。
吃完饭,几人便跟着知青点目前的女知青负责人蒋敏一起去了村委,至于男知青,负责人是昨天的精瘦青年,下乡五年了,叫做孙卫国。
新知青和老知青学着一起称呼他们为孙哥。
“蒋姐,我们能领到多少粮食啊,这个每个月都能领到吗?”
庞媛忍不住在路上问了起来,之前在饭桌上,看到食物便忍不住专注的填饱肚子,完全没想起来问这件事。
而几个老知青看着人都不怎么爱说话,特别是女知青,看着性格就没有好惹的,庞媛保持了一路的安静,终于忍不住了、
周燕妮也看了过来。
蒋敏笑了笑,她的肤色因为晒多了太阳,微黄,但牙齿很白,笑起来多了几分俏丽。
“当然不可能是每个月,这个是每个新知青都能领的,只有三个月,每个人二十斤,都是粗粮,没有细粮。都被换完了,这些粮食也不是免费的,折算成工分算你们欠大队的,年底工分会直接从你们的账户上扣的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