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章 四面皆敌 (第2/2页)
周辰说完了这两个消息后,就示意了一眼侍立在旁边的曹少钦;“曹少钦,把边关传回来的消息念给百官听听。”
曹少钦闻言,上前一步,拿着边关传回来的消息念了出来。
百官听到曹少钦念出来的消息后,无一不是义愤填膺。
西戎背信约定,让半步天人出手袭杀守关将领,这在百官看来就是无耻之极。
还有南疆靠山王的义子居然勾结了南蛮,背叛了靠山王,也背叛了大周。
简直就是不为人子。
不过,让百官没想到的是,周辰这位皇帝居然不声不响的拿下了西凉侯,接管了西凉军。
这对朝廷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。
等曹少钦念完了边关的这两道消息后,周辰抬眼看着百官;“边关传回的消息你们也都听到了,玉门关和南门关被异族攻破,诸位爱卿都说说,这件事该如何应对?”
文武百官的脸色都是慎重无比。
这件事可非同小可,也不同以往。
异族联合进犯大周,并且已经攻破了西凉的玉门和南疆的南门两关。
这一个应对不好,可是会让大周陷入战乱之中的。
“陛下,我大周刚刚经历了动荡叛乱,北方旱灾连连,神武卫也损失颇大。”
“大周已经再经不起动荡了,也经不起大战了。”
“大周的百姓需要休息养生。”
“所以,臣认为,应当马上派出使臣出使异族,商议罢兵止戈之事。”
一位老臣站了出来说道。
其他一些大臣听到这位老臣的话,也全都站出来,纷纷赞同这位老臣的建议。
大周现在的情况确实虚弱,哪怕是接管了镇北军和西凉军的大权,面对异族联合的进犯,也没有优势。
一旦大规模的战火燃起,那后果难料。
“放屁,异族都攻破了玉门和南门两关,还怎么罢兵止戈?”
一位武将直接站了出来怒声的说道。
“陛下,末将请战。”
“请死战。”
“异族都已经攻破了我大周玉门和南门两关,打到了我大周的家门口了。”
“我大周如果委曲求全,不作出任何的反击,那我大周经后的威严将何存?”
“我大周如今是不比往昔,但也不惜一战。”
这位武将对着龙椅上的周辰大声的说道。
“没错,陛下,我大周不惜一战。”
“末将等人请战,请死战。”
一个个的武将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。
而最先开口的那位老臣见这些武将们请战,顿时气的吹胡子瞪眼道;“武夫,就知道称匹夫之勇,打打打。”
“打仗是需要钱粮的,是需要军队的,是需要足够的后盾支撑的。”
“我大周现在的情况刚刚平稳了一些,一旦大战燃起,不管最后结果如何,我大周会被拖入深渊的,不知道多少年才会恢复过来。”
那位武将闻言,冷哼了一声;“那也总比委屈求全,向异族低头求和的好。”
“我大周武将的脊骨还没有弯。”
这位武将的话一出,让那些文官们的脸色一下子涨红。
武将的脊骨没有弯。
那他们文官的脊骨难道就弯了吗?
这不是明了眼的讥讽他们文官吗?
“够了。”
周辰严声的呵斥了一声,阻止了两方的争吵,看向了兵部尚书他们;“李元,你是兵部尚书,你觉得该如何应对这件事?”
兵部尚书沉吟了一下,拱手道;“陛下,异族联合进犯我大周,攻破了我大周边关,这很明显,异族是有备而来。”
“想要派使臣出使,罢兵止戈,估计很困难。”
“除非我大周付出割地赔款,想象不到的代价。”
“否则,异族是不可能罢兵的。”
“所以,臣以为,先想办法麻痹抵挡住南蛮的进攻,全力对付西戎。”
“等解决了西戎,再掉回头来收拾南蛮。”
兵部尚书将心中的想法一一的说了出来。
周辰听后,并没有任何的表示,而是看向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。
“陛下,异族联合进犯我大周,目的已经很清楚了,会猎中原。”
“北狄,西戎,南蛮都出了兵,臣估计东夷应该也不例外。”
“我大周要面临的是四面异族的联合进犯,凭我大周目前情况,想要四面开战,有些捉襟见肘。”
“臣赞同李尚书的意思,先折其二,逐个击破。”
见周辰望了过来,房玄龄没有犹豫,直接站了出来说道。
房玄龄的话,让百官的脸色更加凝重了起来。
现在北狄,西戎,南蛮都出了兵,要是东夷也出兵进攻东荒。
那大周就是四面皆敌,四面战火。
对于房玄龄的话,周辰的脸色没有一丝的惊讶。
从西凉和南疆传回消息的那一刻起,周辰就已经猜到了,四面的异族联合了起来,东夷肯定也会出兵。
紧接着,杜如晦,刘晔他们也都纷纷出言,说出了各自的建议。
周辰听完了杜如晦他们的建议后,沉吟了片刻,直接开口说道;“曹少钦,拟旨,封吕布为镇北将军,封张辽为镇西将军,执掌镇北军和西凉军。”
“传旨给吕布和张辽二人,异族叩关,朕不管他们如何用兵。”
“朕只要一个结果,那就是犯我大周者,尽诛。”
周辰冷厉的说道。
这算是周辰正式的册封了吕布和张辽二人接管镇北军和西凉军,出任镇北军和西凉军的主将。
“还有。”
“传旨给靠山王,让他马上返回南疆,镇守南疆,给朕挡住南蛮的脚步。”
周辰又说道。
南门关被破,周辰的马上让靠山王周战返回南疆,主持南疆的大局,抵挡南蛮进攻的脚步。
“传旨给东荒侯,让他给朕守住东荒,如果让东夷破了关,朕拿他试问。”
既然已经猜到了东夷也会出兵,那么周辰也得下旨给东荒侯。
让东荒侯守住东雁关,挡住东夷的进攻。
大周一王三侯镇守四方边关,东荒侯镇守的就是东雁关,抵挡东夷。
周辰一连下了数道旨意。
四面皆敌,这一战关乎着大周的气运兴衰。
这一点周辰知道,满朝的文武百官也心知肚明。
所以,在周辰的旨意下达后,整个朝廷上下都快速的运转了起来,为即将到来的战火准备着。